研究生教育
相关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相关文件 >> 正文

基础医学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1)

          2022年05月12日 07:44     浏览次数:

 

 

 

 

 

 

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1

学术学位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1.学位授权点简介

1.1发展历程与现状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诞生已逾百年,享誉海内外,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77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1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1年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成为一级学科博士点。

中南大学基础医学学位授权点是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国家基础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本学位点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为指导,建立了鲜明的学科方向,融通湘雅基础-临床优势资源,打破基础医学与临床应用之间的屏障,开拓了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交叉科研领域,依托我校国家级平台基地及重点实验室和强大的师资队伍,为培养创新型基础医学精英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基础医学学位授权点主要覆盖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殖医学等领域,其中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为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原生物学为湖南省重点二级学科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生殖医学为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在读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1000余人。

1.2整体水平

“十三五”期间,本学科先后承担国家“973”项目5项、国家863”计划项目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计划项目2项、重点项目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1项,进校总经费9200万元,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40项,发明专利90余项,转化36项;高水平论文数量和质量不断攀升,发表SCI期刊收录论文1183篇,其中,IF20分的4篇、IF10分的64篇、Nature Index 18篇、高被引论文58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湖南省科技成果7项,其中科技创新团队奖1项、自然科学奖5项、国际合作奖1项。

1.3学位授权点评估情况

基础医学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曾获全国排名第一、全国排名第五、B+2017年免疫学进入ESI全球前1%;2014年国家人社部开展的第二轮博士后流动站综合评估中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2014基础医学入选中国校友会网中国五星级学科专业,跻身中国一流学科专业榜单。

2.目标与标准

2.1培养目标

本学科秉承“经世致用、知行合一”校训、“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遂必专”的湘雅品格和“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精神,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本学位点硕、博士培养目标涵盖政治思想素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学位论文水平、创新与实践能力要求等。

博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扎实厚重的基础医学理论,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宽阔的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遵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围绕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瞄准国际前沿,为全国医学院、大型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防疫部门输送大批高层次医学创新人才。

2.2学位标准

本学位授权点在严格执行国家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标准的基础上,制订了颇具特色的学位授予标准,涵盖基本知识及结构、基本素质、基本学术能力、学位论文要求等内容,特别是对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和质量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性要求:能够体现学科前沿研究方向或能解决社会需求问题,解决本学科的科学问题,在理论或技术、方法上有创新性,并达到相应的成果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要求:在医学研究和应用技术方面有一定的改进和创新,或将基本的原理应用于医学领域,取得新成果,并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3.基本条件

3.1培养方向

本学位授权点现有以下主要培养方向:

1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围绕神经系统发育、神经退行性疾病及神经损伤与修复等重大科学问题,建立中国人脑库,并在分子、细胞和动物模型水平开展发病机制及干预策略等研究。

2)免疫学:以恶性肿瘤发病过程中的免疫监视、免疫逃逸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多基因遗传性肿瘤多阶段发病过程中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及代谢组的变化特征,阐明环境因素与宿主生物大分子的互作机制,建立以鼻咽癌等为主的恶性肿瘤分子分型标准并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3)病原生物学重点研究以血吸虫、疟疾、衣原体、肝炎病毒等致病病毒为代表的病原生物的流行病学特点、致病机制和免疫机制、病原生物感染与免疫遗传、免疫耐受的关系,为病原生物感染的实验诊断及疫苗开发提供研究平台。

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角度揭示心血管、肺、肝、脑等重要器官的损伤与保护机制,运用多学科方法和整合研究技术揭示脓毒症、心肌缺血、急性肺损伤、气道高反应疾病、肝肺纤维化、周围神经损伤等相关常见多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干预靶点。

5)生殖医学:此学科为自主设置的二级学科,通过国内领先的辅助生殖技术、精子库技术和干细胞建库技术平台,开展人类配子发生、早期胚胎发育、生殖系统遗传性疾病、胚胎干细胞与成体干细胞相关研究,探索导致人类不孕症的病因并阐明相应的机制,促进生殖医学与干细胞再生医学的产业化。

3.2教学科研支撑

本学位授权点拥有教育部“基础科学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国家级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1个、共建科研基地2个、省级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2个,校企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10个;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14281.8万元、教学科研实验室11616平方米。

3.3奖助体系

本学位授权点研究生助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助学金、学校助研岗位津贴、助管岗位津贴、研究生困难补助、国家助学贷款等,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学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校友基金会奖学金、导师奖学金等,奖助体系覆盖面大,第一志愿报录的全日制博、硕士100%全额享受奖学校奖助学金。每年奖助学金发放金额1000多万元。

二、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思政情况

本学位授权点利用入学教育、毕业教育以及重大节日等开展党史校史讲座;同时结合医学生专业特点创造性地把思政理论课从课堂搬到基层,开展“医心向党”社会实践课堂,践行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校训。

本学位授权点大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创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教学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等正能量知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共建,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能力2021年,本学位授权点获教育部“课程思政名师”称号1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高校样板党支部1个、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1项,校级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10项。

2.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

按照教育部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的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配比要求,配齐配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其中专职辅导员2人,兼职辅导员2人,确保了研究生日常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高质量开展;选送4人次到高校辅导员骨干专题培训班学习,不断提升辅导员业务水平。

3.研究生党建工作情况

本学位授权点现有研究生党员234名,7个研究生党支部,2021年研究生党建工作特色明显、成绩突出。

一是以学科为依托,纵向设置研究生支部拓宽育人途径。纵向型支部设置能够让同一学科研究生党员与对应学科的教工支部党员经常联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加强了师生交流。

二是以网络为载体,搭建研究生与教师支部交流学习平台。开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系列e课活动。

三是共建活动主题,拓展研究生支部与教师支部党日活动内涵。通过开展社会实践、防癌宣讲、健康义诊、遗体捐献宣传、人体奥秘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普及等活动,让研究生党员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所学知识服务社会。2021年湖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获评优秀服务团队和优秀指导者。

三、学位授权点年度建设情况

1.师资队伍

本学位授权点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爱岗敬业、教学和科研水平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0人,正高职称67人、副高职称73人,博士生导师67人、硕士生导师127人,45岁以下青年教师5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9人,占比94.7%;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经历的教师103人,占比60.6%。

2.科学研究

基金获批数量和进校经费逐年增加。2021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科技部脑科学重大项目定向委托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4项,其中重点项目2项、联合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15项、青年基金6项;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科普专题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2项,其中面上项目10项、青年基金2项。全年进校总经费2200余万元。

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2021年收录的ESI论文347篇,其中并列第一/通讯作者20分以上论文6篇、10分以上论文35篇、Nature Index论文6篇。

专利与科研奖励申报工作稳步前进。2021年新增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3项;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一项、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一项。

3.人才培养

3.1研究生招生情况

为保证生源质量本学位授权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加大推免、直博及招生宣传力度2以优惠政策吸引优质生源;(3)为校内应届生召开保研及考研专题会、举办优秀学生暑期夏令营。

2021年共招收研究生158人,其中留学生9人、推免硕士生15人、直博生4人、硕博连读生4人,来源于高水平大学生源79人,占比53%。

3.2研究生在读情况

现有在读博士生252人(含留学生16人、直博生7人,硕博连读生28人),在读硕士生343人(含留学生11人、推免生33人、非全日制学生9人)。

3.3研究生毕业、学位授予情况

本学位授权点通过研究生教育干事、导师、专业方向负责人、预审专家、评审专家、答辩专家、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专家严格把控学位论文预审关、送检关、送审关、答辩关、学位授予关,杜绝了问题论文的发生。

2021年共计142名研究生(含博士生30人,硕士生109人、非全日制硕士生3人)顺利获得学位,另有12人实行毕业与学位分离已取得毕业证,尚未申请学位。

3.4研究生就业基本情况

本学位授权点积极开展就业引导服务,就业结构和质量不断优化。2021届共有毕业研究生151人,其中硕士毕业生114名,博士毕业生37名,就业率为99.2%。公立医院就业占比64.90%98人),高校等事业单位就业占比11.92%18人),硕士升学率18.54%28人,含境外升学硕士毕业生3人)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位广泛认可引导学生服务祖国需要,研究生选调到云南、四川、贵州偏远基层3人。

3.5研究生学术成果情况

2021年研究生发表研究论文140余篇,其中影响因子10分以上的20篇;获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20项。

4.课程教学

除公共课程外,本学位授权点共开设58研究生课程。其中医学科研设计”、“现代肿瘤学基础”省研究生精品课程;“细胞与分子免疫学”、“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医学科研设计”、“断层影像解剖学”为省优质课程。教学中严格执行“研究生院-学院研究生办-系室主任-秘书-课程负责人-任课教师”的管理体系,落实教学督导、领导和同行专家抽查听课及学生评教等监控手段,形成了研究生教学量监督考评、改进的管理体系长效机制。2021年获批中南大学各类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28项,其中省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2

5.导师指导

严把导师质量关。严格导师遴选标准,实施导师资格与招生资格分离;严格导师遴选程序,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评议、党政联席会审核把关。本年度共遴选博士生导师54人、硕士生导师102人、兼职博士生导师4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5人。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导师政治理论定期学习制度,根据教师工作部的要求,认真传达学习精神,全年每月1次教师政治学习任务,不断提升政治理论学习实效,营造本学位授权点优良的师德师风氛围。

强化导师职责意识。落实导师责任制,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主导作用,督促导师认真参与研究生招生、培养、论文指导、学位授予等培养过程,赋予导师充分的知情权、发言权和决策参与权。

完善导师考核评价体系。落实师德第一标准,完善教师引进、职称晋升、人才推荐、评奖评优中的思想政治考察工作,党委书记亲自与新进人员谈话。结合湘雅校史和厚重文化资源,定期组织研究生导师开展业务能力培训,重视发挥榜样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选树教书育人典型,奖励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021年本学位授权点获省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1个、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1人。

6.学术训练

本学位授权点每年对研究生进行入学教育,强化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培训。强化培养过程管理,加强年度课题进展考核。本学位点重视研究生的自由探索项目申报,2021年共获批省研究生自由探索项目11项、校级自由探索项目55项(含校企联合项目8)。

7.学术交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引进高端外国专家来校教学、合作、交流,本年度新开设了两门国际化课程《低温生物医学与生物样本库科学》和《实用免疫学(全英文)》,聘请了多位国外高水平大学知名教授,与科研水平突出的学科带头人联合组建“双师”团队,联席进行全英文授课,引入国际顶尖院校教学理念,介绍学科前沿,提升研究生国际化视野与学科学术水平。通过举办湖南省研究生低温生物学与生物样本科学暑期学校、william威廉亚洲官方2021年青年教师与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方式建立多样化学术交流平台。全年共派出学生参加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39人次。

8.论文质量

本学位授权点高度重视学位论文质量。建立由院级督导、院领导、系所主任、专业方向负责人的督导督查队伍,从论文的预审、评审、答辩、学位授予环节对论文质量实现层层把关;制定系列相关制度,规范保障论文质量。2021年送外校进行双盲评审硕士生学位论文75篇,盲审占比67.6%,博士生学位论盲审率100%。今年已授学位博士生学位论文送审结果优良率为89.3%。

2021年度获评湖南省优秀学位论文5篇(含博士学位论文3篇,硕士学位论文2篇);获评中南大学优秀学位论文6篇(含博士学位论文3篇,硕士学位论文3篇)。

9.制度保障

9.1质量保证

健全研究生教育保障体系。2021年制定、修订招生、培养、学位等各环节的系列研究生管理规章制度。

严格落实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及时督促研究生新生完成报到、注册、培养计划制定、学期选课等工作;按时组织研究生老生完成博士生资格考试、学位论文开题等工作;提高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努力为学生排忧解难,确保每位研究生顺利完成每一个培养环节。

落实研究生分流淘汰制度。严格执行研究生中期、年度考核制度;对无故不能按期完成培养计划的研究生实行淘汰。

建立“国家-省-校-学院”四级论文抽检制度。充分发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指导、监督作用,成立学位论文整改领导小组和学位论文质量督察小组。严把预审关、答辩审核关、答辩关、学位授予审查关,对问题论文实施层层追责(导师、学科、学院)。

9.2学风教育

严格执行学校各项学风教育制度。履行学风建设责任制,明确学科带头人是学风建设第一责任人,各专业方向负责人为学风建设直接责任人。学科重视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每年常规开展“科研诚信”讲座等,多渠道、多方式将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纳入日常工作,坚持常态化。

9.3管理服务

健全管理机构。形成了党委书记-院长-主管思政工作副书记-辅导员-导师-教师“六位一体”思政工作体系。建立了院党政-分管副院长-办公室-系-导师负责的培养体系。通过建立QQ群、微信群等,实现了管理信息化及实时互动。

健全学生权益保障制度。在奖助学金及各类评优中,公开、公正、公平,随机抽取学生代表全程参与,评选结果挂网公示,全年无投诉发生;建立有院长信箱、院学工办定期联系会等收集学生意见与建议,畅通了权益保障渠道,全年在学研究生学习满意度调查情况显示满意度99%。

10.服务贡献

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在文化传承、辅助生殖、遗传病防控、科学普及和对口帮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创建古尸保护新技术,助力考古新发展

马王堆古尸是全世界被发掘最早的湿尸,本学位授权点创建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湿尸类文物保存技术体系,获全国科技大会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文物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央视《国家记忆》、《走进科学》与美国《国家地理》等对马王堆出土文物进行专题报道。

2)发挥学科特色优势,服务健康中国战略

围绕不孕不育重大民生问题,开展辅助生殖技术攻关,诞生我国首例供胚移植试管婴儿、首例“无癌宝宝”等。建成国际领先的辅助生殖技术临床应用平台、世界最大的人类胚胎干细胞库和生殖专科医院,实现生殖医学产业化,是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典范。与中信集团合作建立的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是全球最大的生殖专科医院,辐射全球15 个国家。近 5 年完成试管周期 22.8 万例,临床妊娠率超过 60%,累计出生试管婴儿 16 万余人,遗传学诊断 11 万例,完成 2.2 PGT 周期,均为全球第一,为数十万不孕不育家庭带来幸福,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做出重大贡献。五年上缴国家税收近 7 个亿,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产学研结合社会服务新模式在教育部专题报告,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肯定。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学科每年承担省内外常规病理诊断8万余例、分子病理检测9000余例(其中高通量测序1000余例)、尸体解剖80-120例、超微病理诊断1000余例、疑难病例病理会诊6000余例。远程会诊量累计4万余例,其中远程冰冻会诊1万余例。先后获评国家级临床病理诊断医师培训基地、国家卫生部首批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临床病理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和国家卫计委病理远程会诊中心。2021年复旦大学医院学科科研标化值跃居全国第三、专科综合榜排名第九、专科声誉第十。

医学寄生虫学系作为湖南唯一、中南地区重要寄生虫病诊治咨询单位,为我国疟疾和血吸虫病的防治做出重要贡献。每年协助临床鉴别曼氏血吸虫病、包虫病和黑热病等寄生虫感染所致疑难病例 500 余例。

3)创建科普高地,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

人体形态学科技馆获批国家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近五年接待境内外高校及中小学 456 所,参观人次达 15 万,是全国唯一连续 2 年(20182019)入选优秀科普案例的医学类国家科普教育基地,连续23年入选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4)响应国家号召,实现对口帮扶新作为

本学位授权点50多年来持续支持新疆医科大学与新疆大学学科发展。近五年连续选派五批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对口支援新疆医科大学,为该校获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献计献策。

四、学位授权点存在的问题

1.管理水平尚需进一步提升;

2.国际化程度的改革尚需进一步突破;

3.一流高校生源不足,生源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

五、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全面落实以健全完善“三全育人”机制。依托院属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校级思政教育和党建基地、样板党支部,充分挖掘校史资源,持续深入组织开展校史馆参观、新青年故事会、“薪火耀,代相传”访谈等活动,传承湘雅红色基因,形成基础医学特色的学工品牌,把学生铸造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为准绳,以湘雅精神为传承,引导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形成忠诚教育、敬业爱岗、以生为本、诲人不倦、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品格。

3.强化科学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全面落实学校54321”研究生教育体系,深化学院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改革,充分激发教育事业发展生机活力;解决体制机制上制约发展的相关问题,提升治理能力。争取省级教学成果奖实现零的突破、学位论文优良率100%。

4.加强国际交流,提升国际化水平。严格落实学校开放强校战略,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持续引进境外高校的优秀师资和优质课程,建设全英文授课专业、课程,推进一流教材建设;激励国际联合培养、搭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和国际联合办学。构建具有全球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竞争力。

5.加大宣传力度,严把入学质量关。建设长效机制,构建“校-院-学科-导师-研究生”五位一体的招生宣传体系;选拔更加精准,坚持宁缺毋滥、优中选优原则;考察更加全面,关注道德品质、学术潜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力争推免生招生比超过25%,高水平大学生源比达到50%